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

閱讀《開放資料大商機》

《開放資料大商機 - 當大數據全部免費!創新、創業、投資、行銷關鍵新趨勢》(時報出版)的原書名為〈OPEN DATA NOW: The Secret to Hot Startups, Smart Investing, Savvy Marketing, and Fast Innovation〉。

本文不是書推,而是分享一下自己對於本書的想法及閱讀策略。

原書名有比較明顯的指示:開放資料!中文書名則顯得被動地多:假設大數據都準備好了、又不用錢時…。


找到這本書之前,我有兩個疑問:

1. Open Data 有哪些運用了?
2. 除了政府單位外,還有哪些來源?
3. 驅動這些資料出現的真實力量為何?(我對施政單位的考量沒興趣,但是我想知道非公營單位會怎麼想?)
4. Open Data 和我們的未來有什麼關係?

找到這本書後,看了「書名」,會覺得有點…差。

首先,Open Data 不等於 Big Data。原書名可沒有 Big Data 的影子。
其次,誰會這麼好心幫創業家、行銷單位準備好這些資料?

然後,我再聯想到:開不開放,誰來決定的?不危險嗎?

本書分為兩個部分:

Part 1: 開放資料的力量 - 這個部分講的是「案例運用」。
Part 2: 商業環境 - 這個命名還挺爛的,至少我看不太出來這個詞要講什麼。


閱讀之前,我抱著上列種種疑問,期待得到答案。對我來說,想得到的是一個能說得通的 circle 生態。相對來說,我對於「案例運用」興趣較少。原因是:這些是國外的案例,對台灣來說不一定適用,我們的腳步要怎麼踏?這一點不一定要和國外一樣;此外,當我在閱讀這些案例時,一定又有其他案例被產生出來。所以一開始我的閱讀策略就是打算從 Part 2 開始

Part 2 沒讓我失望,把 Open Data 的供需關係點出來了(雖然目錄裡每個章節的名稱取得有點沒重點)。

這裡只引其中一小段,分享給大家:

「達克.席爾斯 (Doc Searls) 指出,由廠商主會的「顧客關係管理」(Custom Relationship Management,簡稱 CRM)盛行已久,但很快就會出現由消費者主導的「廠商關係管理」(Vend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,簡稱 VRM)。」

閱讀 Part 2時,會提到 Part 1的一些案例,若有興趣,也可以進行交叉閱讀。

最後,本書中文譯者的譯作我應該看過不少本。不過,單就這本來說,我還是覺得通順不足,無法掃讀,佔用了我比較多時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